安徽高等研究院由教育部批准设立,安徽省委、省政府主办。安徽高等研究院是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举措,是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制度安排,是推动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型“政产学研用”合作平台,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、强化人才供需适配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的先行先试专区,是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统筹推进,探索创新链、产业链、资金链、人才链高效联动的协同中心。
安徽高等研究院坚持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,以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为根本,以深化产教融合为途径,以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为目标。
| 部门 | 姓名 | 联系电话 |
|---|---|---|
| 综合管理部 | 黄飞 | 13955129301 |
| 程永生 | 13805583705 | |
| 高松 | 13965110528 | |
| 王存胜 | 13731853976 | |
| 钱宗耀 | 13669937098 | |
| 任广跃 | 18055115655 | |
| 赵广震 | 17555788852 | |
| 景剑雄 | 18555800792 | |
| 科研组织部 | 王平 | 13866725500 |
| 王黎丽 | 18756944766 | |
| 耿菁 | 13285657656 | |
| 白国梁 | 13635562696 | |
| 邢松 | 15056067352 | |
| 教学运行部 | 胡玉冰 | 18919619780 |
| 吕振飞 | 17755451138 | |
| 王培鑫 | 15255102293 | |
| 学生事务部 | 赵振岭 | 13739273273 |
| 吴鹭 | 19855388873 | |
| 潘林 | 18375325591 | |
| 成果转化部 | 臧洪梅 | 15855176130 |
| 何晨 | 18846913225 |
| 分院 | 联系人 | 工作单位 | 联系电话 |
|---|---|---|---|
| 合肥分院 | 邵亿彤 | 合肥市教育局 | 18055970480 |
| 桂铠 | 合肥产业研究院 (安徽高等研究院合肥分院) | 0551-63535923, 15751007109 | |
| 刘晗洁 | 合肥产业研究院 (安徽高等研究院合肥分院) | 0551-63535924, 15056978154 | |
| 芜湖分院 | 张华真 | 芜湖市产业创新中心 | 0553-3993787, 18724798589 |
| 裴加佳 | 芜湖市产业创新中心 | 0553-3993789, 18895687052 | |
| 阜阳分院 | 朱宗强 | 阜阳市科技局 | 18955867173 |
| 淮北分院 | 孔志懿 | 淮北市教育局 | 13329119789 |
| 蚌埠市工作专班 | 李帆 | 蚌埠市科技局 | 16605529369 |
| 卢奎 | 蚌埠市教育局 | 18949380186 | |
| 黄山市工作专班 | 罗建寅 | 黄山市教育局 | 0559-2518779, 18955907797 |
| 池州市工作专班 | 董岫 | 池州市科技局 | 13856613364 |
| 吴婷 | 池州市教体局 | 0566-2317826, 17356654007 | |
| 亳州市工作专班 | 何旭东 | 亳州市科技局 | 15156716093 |
| 闫龙春 | 亳州市教育局 | 17756791555 | |
| 马鞍山市工作专班 | 池本军 | 马鞍山市科技局 | 0555-2375828, 18155550875 |
| 黄加根 | 马鞍山市教育局 | 0555-2473385, 13355550986 | |
| 宣城市工作专班 | 宛玲 | 宣城市科技局 | 15505632468 |
| 杨金翠 | 宣城市教体局 | 13966226115 | |
| 淮南市工作专班 | 王修好 | 淮南市教体局 | 13955423720 |
| 屠文瑞 | 淮南市科技局 | 13335545910 | |
| 宿州市工作专班 | 吴健 | 宿州市教体局 | 0557-3929769, 18905570722 |
| 六安市工作专班 | 丁久力 | 六安市教体局 | 18712367232 |
| 铜陵市工作专班 | 殷义猛 | 铜陵市教体局 | 18905622820 |
| 黄小涛 | 铜陵市科技局 | 13856253943 | |
| 滁州市工作专班 | 宣涤丽 | 滁州市教体局 | 18226998407 |
| 马军昆 | 安庆市教体局 | 18955638100 | |
| 安庆市专班 | 何渊 | 安庆市科技局 | 13305568982 |
| 姜俊 | 安庆市科技局 | 18055661716 |
安徽省人民政府统筹安徽高等研究院的建设发展,研究审定组建方案、总体目标、发展规划、政策措施、组织保障等重大事项,解决高等研究院建设发展中的重大问题。
研究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,理事会是研究院的决策、管理和监督机构。研究院成立学术委员会,为研究院提供学术和专业咨询建议。研究院设立党组织和纪检机构,负责党的建设和纪律检查工作。
安徽高等研究院在初建阶段下设合肥、淮北、阜阳、芜湖4个分院,由相关市人民政府主办。
后续根据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,适时在其他市、企业设立分院或中心,形成“1+4+N”的组织架构和发展格局。
整合高校和企业优势资源,建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平台,推动关键技术联合攻关。
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,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高端技术人才。
聚焦战略性新兴产业,突破关键共性技术,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。
建立完善的成果转化机制,加速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。
通过资源共享和协同发展,推动地方高校学科建设和办学水平提升。
面向产业需求,开展专业技术人才教育培训,提升从业人员技能水平。